1、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、羞恶之心、辞让之心和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。
2、这句话出自孟子的经典如儒家作品《孟子》的《告子章句上》。
(资料图片)
3、原文: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;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;恭敬之心,人皆有之;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。
4、恻隐之心,仁也;羞恶之心,义也;恭敬之心,礼也;是非之心智也。
5、仁义礼智,非由外铄我也,我固有之也,弗思耳矣。
6、译文:同情心,人人都有这种思想;羞耻心,人人都有这种思想;恭敬之心,人人都有这种思想;是非心,人人都有这种思想。
7、同情心,仁慈的;羞耻心,原则;恭敬之心,礼貌的;是非之心明智的。
8、仁、义、礼、智,不是由外界赠给我的,我当然有它的,不想了。
9、《孟子》,《四书 》之一。
10、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、公孙丑等著,为孟子、孟子弟子所作。
11、最早见于赵岐《孟子题辞》:“此书,孟子之所作也,故总谓之《孟子》”。
12、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孟子》十一篇,现存七篇十四卷。
13、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,286章。
14、相传另有《孟子外书》四篇,已佚(今本《孟子外书》系明姚士粦伪作)。
15、《孟子》章节目录: 《梁惠王章句》 《公孙丑章句》 《滕文公章句》 《离娄章句》 《万章章句》 《告子章句》 《尽心章句》扩展资料:本篇赏析学生公都子更为全面地提出了人性问题来和孟子进行讨论, 除了告子的观点外,还另外举出了两种观点,且有理有据,说服 力较强。
16、这一次孟子没有以诘难或推谬的方式进行辩论,而是正 面阐述了自己性本善的看法。
17、说是阐述,其实也是重申,因 为其主要内客,即隐、羞恶、恭敬、是非“四心”以及它 们与仁、义、礼、智之间的内在联系,他在《公孙五上》里已经 提出并阐述过了。
18、只不过在那里是从“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”出发, 探讨“四心”与“仁政”之间的关系,具有政治心理学的色彩。
19、而 这里则是纯从人性探讨的角度出发,学生性是否天生 善良的问题。
20、其实,到底人性是如孟子的看法天生善良,还是如苟子的看 法天生邪恶,或者如告子等人的看法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,这是 一个很难说得清的问题。
21、即便是哲学思想进步发展到今天,对于 这个古老的话题,学者们往往也莫衷一是,各执一端。
22、所以,孟 子的看法的确也只能代表一家之言。
23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·告子章句上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会喜欢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亚洲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 联系邮箱:5 516 538 @qq.com